欢迎光临郑州欧迪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5249707722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精炼油设备脱酸和脱臭的工作方式

文章出处:未知 人气:发表时间:2018-01-27 17:08

  精炼油设备脱酸和脱臭温度高达250度,这样高的温度靠低压蒸汽加热难以达到。我们知道蒸汽虽然潜热大,传热效果好。但一般油厂蒸汽锅炉的运行压力只有1.1MPa。其饱和水蒸气温度187度左右。输送过程中的热损现象,送至用热设备温度已不足180度。选择其他形式的热载体才能满足脱酸脱臭温度的需要。下面重点介绍精炼油设备两种加热型式:远红外电加热和导热油加热。
   
    远红外电加热。电加热的形式是较常用的一种加热方法,可以采用直接加热式、红外辐射式、高频感应式等多种形式。植物油品都有较宽的红外吸收谱带。可以将辐射能转变成热能(转换率在95%以上)。因此,采用红外式加热可以获得较大的电热转换效率,而且红外加热元件价格便宜,与被加热的油品不直接接触。加热均匀迅速。可以设计自动控制,控温准确、方便,有利产品质量的控制。
   
    但在设计时应考虑热量转换是一个复杂过程,因脱酸(臭)罐体选用的是不锈钢材料,因不锈钢材料具有较高的反射率,较小的黑度系数。在罐体外直接装红外加热元件,会使大部分辐射能被罐体反射,同时,也会因反射回去的辐射能加热辐射元件,导致红外元件自身温度过高而损坏器件。
   
    解决的办法可以想办法提高罐体的黑度系数,在罐体的表面涂抹黑度系数比较高的耐高温涂料,让罐体的黑体系数从之前的0.36上升到0.90,能够有效的提高传热效率,对加热元件的工作状态有所改善,增强加热元件的可靠性。除了之前的办法之外,也可以对罐体表面做氧化处理和增加红外吸收效率。
脱酸也是油脂精炼的主要工序,脱除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可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油厂中通常用碱炼(中和)法除去油脂中的这类杂质,从而为油脂脱色、脱臭、氢化及油脂制品深加工打下良好基础。油脂经过碱炼可提高质量,增加其稳定性,延长储存期。但由于碱液除与脂肪酸等发生中和反应外,还会与少量的甘三酯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肥皂,引起炼耗的增加。因此,必须选择最佳工艺条件,以减少炼耗。

     影响碱炼工艺效果的因素主要有:碱的种类、碱的用量、碱液浓度、碱的计量、操作温度、加15粮油加工四川粮油科技(CN51-1178/TSISSN1008-6986)碱速度、搅拌速度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在确定工艺参数需根据工艺类型、设备情况及毛油质量情况等加以综合考虑。

    间歇碱炼中搅拌强度的控制碱炼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胶体化学反应过程,反应效果取决于胶态离子膜的结构,胶态离子膜必须易于形成,薄而均匀,易与碱滴脱离才好,如果毛油中还有较多的磷脂、蛋白质、粘液等胶质,胶膜就会吸附它们而形成较厚的稳定结构,搅拌时不易破裂,夹带在其中的游离碱和中性油就难以分离出来,从而影响碱炼效果。为此,在间歇碱炼操作时,应做到:一是在加碱中和时用较强的搅拌强度,以增大碱液与游离脂肪酸的接触面积,缩短中性油与碱液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中和速率和降低中性油的皂化损耗;二是中和后控制一定的搅拌强度,以调节碱滴在油中的下降速度,控制胶膜结构,避免生成厚的胶态离子膜,并使胶膜易于絮凝。另外,待碱炼的油最好先经过脱胶,使其中胶质含量减少,才能保证良好的碱炼效果。

    连续碱炼中加碱量的掌握加碱量是影响碱炼效果的重要因素,加碱量应根据毛油的酸价及成品油的酸价来决定。连续碱炼操作中,在预热器或混合器(加磷酸或柠檬酸)之后检测酸价就显得十分需要,这样才能准确知道用碱量及确定相应的其它条件;同时原料油色过深或过浅,也会影响到用碱量,操作时还应根据油色情况及时调节,确定增加或减少用碱量。

    二次碱炼问题油脂的二次碱炼又称复炼,下面几种情况下油脂需进行二次碱炼:其一是用劣质的油料制取的色泽深、杂质多且游离脂肪酸含量偏高(如质量差的毛棉油和毛糠油等)的毛油;其二是某些油脂出于生产工艺需要,进行两次碱炼。如从毛糠油中提取谷维素需采用二次碱炼工艺,进行第一次碱炼时需测定毛油酸价,加碱量可用理论碱量的65%~70%,碱液浓度一般用16~20°Be’,加碱中和后分离皂脚,再取油样水洗后测定酸价。第二次碱炼根据酸价计算理论碱和超量碱用量,用二次碱炼皂脚捕集谷维素;其三是有些连续精炼工艺采用二次碱炼,其目的是改善油脂的保存性能和风味,可以使油脂在后续工序中易脱色、易脱臭而成品油不易回味。一般来讲,对于色泽较深的毛油,采用二次碱炼是适宜的,如棉油、鱼油及菜籽油等,而对椰子油、花生油等浅色油,通常就不必采用二次碱炼。